近幾年,硅藻泥憑借著環保,呼吸調濕,釋放負離子,防火阻燃等的高性能在家居市場裝修屆刮起一陣陣硅藻泥風,可是硅藻泥真的有這么好嗎?硅藻泥真的如廣告宣傳的一樣可以“分解甲醛,是純天然材料”嗎?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大家對硅藻泥存在的誤區有哪些?
你對硅藻泥的錯誤認識有哪些?相信大部分人還只停留在硅藻泥是種健康、環保的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材料的室內裝飾壁材的基本認識上,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對于硅藻泥的認識還是很多的誤區,下面就帶大家認識下常見的關于硅藻泥的五大錯誤認識。

(圖片來源:藍天豚硅藻泥官網,侵刪)
誤區一:漂亮才是真硅藻泥
突出的視覺效果大都需要添加很多的化工材料來實現,個別產品甚至還要大量刷漆以實現視覺效果。
硅藻泥之所以能從眾多藝術涂料中脫穎而出,備受親睞,靠的并不是視覺效果,而是其環保性和功能性。拒絕使用各類化工材料調節性能,雖然損失了一定的肌理效果,但卻大程度地保證了材料的環保性和功能性。
誤區二:硅藻泥的原料硅藻泥土是土黃色的
硅藻泥之所以稱為“硅藻泥”,是因為其主要活性成分“硅藻土”而得名。硅藻土是種礦產名稱,由遠古硅藻遺體演變而來,其主要成分為蛋白石。硅藻土埋藏于礦層結構中。然而硅藻土的顏色并非是人們所想象中的土黃色。一般經過提純后的硅藻土呈白色、淡黃、淡灰色,只有含有大量不明雜質的硅藻土原礦才會有別樣顏色。

(圖片來源:藍天豚硅藻泥官網,侵刪)
誤區三:硅藻泥環保吸附功能只是炒作
很多人剛接觸硅藻泥的時候都會抱著懷疑的態度:“又環保又消除甲醛,哪有那么好,都是騙人的吧!不可否認,硅藻泥這個產品誕生時間較短,還并不成熟,行業里不乏濫竽充數、假冒偽劣、坑蒙拐騙的現象,也難免會有人上當受騙。
2013年,《硅藻泥行業標準》的出臺。其中指出硅藻泥是中國生態環境建材協會主力推薦的種功能性環保建材,是未來有可能與乳膠漆、壁紙三分天下,甚至取而代之的優質墻面材料。而且,目前來看,除了硅藻泥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產品可以包攬如此多的功能。
誤區四:硅藻泥必須要遇水成泥
作為種建筑材料,追求環保的同時,必須能夠滿足基本安全問題。就好像我們再追求,也不能冒著被細菌和寄生蟲感染的危險去吃生肉,再追求,也不可能回到原始社會去過茹毛飲血的高危生活。
硅藻泥的所謂“泥”,只是種習慣叫法,并非其性能的真實表現,過分苛求這種如泥般的可能就掉進了商家精心編制的“陷阱”。 據協會專家介紹,當前正在制定的硅藻泥產品中,也對材料的耐久性有了明確的規定,遇水成泥的產品肯定是無法通過相關檢測的,也就是不達標產品。

(圖片來源:藍天豚硅藻泥官網,侵刪)
誤區五:所有的硅藻泥都很粗糙
提到“泥”大部分人都覺得是粗糙泥巴,所有似乎也只有類似這個模樣的“硅藻泥”才是真的,而那些很細膩的一定都是假的硅藻泥。硅藻泥的主要原材料除了硅藻土外硅藻泥中還含有很多其他無機填料。無論是硅藻土還是無機填料,均有粗料、細料等不同選擇,如果硅藻土使用的是細料,添加的也使用的是細料,那么成品硅藻泥必然不會粗糙,但它仍然具備硅藻泥的所有特性。某些商家宣傳“只有粗糙的表面才能具有吸濕除醛功能”更是無稽之談。
以上就是人們對硅藻泥存在的誤區,消費者們應該理性選購,面對各種各樣的宣傳應該理性看待,不要盲目相信,應當有自己的判斷。
(文章來源:藍天豚硅藻泥官網,侵刪)